草原珍珠
哈萨克族的毡房
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自古以游牧、狩猎为生,过着动荡漂泊的生活。
17世纪后半期,统治新疆及附近地区的蒙古准噶尔部向周边扩张,哈萨克人被迫离开故土,在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的过程中,,这些前后游牧和迁徙到中国境内的哈萨克部落,一起组成了今天的哈萨克族。
目前 ,我国哈萨克人口共计有125.05万人,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个地区。
关于毡房
毡房,哈萨克语称其为“宇”,是一种易于拆卸、携带方便的简易住宅。它是哈萨克族先民的重要创造。毡房高一般在三米左右,占地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四周是环形的毡墙,上面是圆形的屋顶。
毡房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宫殿”。
产生原因
民族因素
哈萨克族人民世代以游牧生活为主,生活在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仅需两三头牛或骆驼便可将毡房驮载迁徙并重新搭建居住。
地理因素
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草原,畜牧业发达。
技术因素
哈萨克族游牧生活需要丰富的建筑材料类型,决定了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动荡迁徙和长期游牧生活的过程中,创造发明了这种最简洁而便于搬迁的房屋——无需砖瓦、土石和金属材料。
结构类型
毡房的大小决定于房墙块数的多少,一般分为两种:
简易小毡房
4 块、6 块、8 块房墙的毡房
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门组合而成。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
SHANYRAK-天窗/顶圈
房杆的上头则笔直光滑细圆,房杆的下端有1米多长的细毛绳捆在房墙上,顶端插入直径1米左右圆形圈顶眼内,形成穹形。
KEREGE-围墙
方形的细红柳木杆横竖交错形成棱形。栅栏的围墙外围上一层毛线编织的芨芨草帘。这种芨芨草都要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用红、黄、绿、白、黑等彩色毛线编成和谐的图案,使毡房美观漂亮。
KIIZ-围毡
用木棍将羊毛敲打松软,洒水打湿,铺在平整的地面上压实,再由多人反复卷压而成。
SYKYRLAUYK-门
离地面较高,以防积雪和严寒,门多开向东南,以避北风。
内部装饰
一般在毡房里的床毡、挂毯、地毯上都有妇女用彩色的毛线缀出的美丽的花纹, 甚至连毡房周围的芨芨草帘上、扎围墙的毛绳上, 她们都要编织出赏心悦目的彩色图案。
毡房的床幔、箱套、挂袋、门帘上都有妇女们精心构思制作的花纹图案。这些图案名目繁多, 有几何图形、鹿角、树枝、云等, 一般用红、黑、桔红, 绿、蓝等色套剪、正反对补、虚实相映, 图案粗犷豪放, 色彩对比鲜明, 充满草原文化气息, 展示出哈萨克妇女独有的文化气质和才智。
文化内涵
•家庭制度:
哈萨克毡房在哈萨克语里表示为“宇”,即“房子”,代表“家”。哈萨克人的传统家就是由住在同一架毡房里的人组成,实际上同一架毡房里居住着一夫一妻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这是哈萨克族典型的传统家庭。女儿成年后要远嫁外氏族,而儿子成年后从父母的毡房分出部分财产,在父母毡房附近另建新毡房迎娶新娘。为迎娶新娘而建的毡房叫“奥塔吾”,里面放置着新家具和新娘的嫁妆。父母的家业由最小的儿子继承。传统上,儿子的第一个孩子要送回父母身边作为父母的“亲生子”,本来的祖孙辈变成父子辈,遵从父子称谓;本来的父子辈成了平辈,以兄弟姐妹相称。因此,并非每架毡房都是一夫一妻及未成年子女组成,实际情况要更加复杂。
毡房建制反映出了哈萨克人的家庭关系、婚姻制度和伦理观念。
•部落制度:
哈萨克人的毡房大都搭在父母亲的毡房附近,血缘亲近的牧户总是在一起,这些出自同一父系祖先的近亲的毡房群被称为“阿吾勒”。规模从5、6架到10、15架变化不等。由此,阿吾勒成为哈萨克社会最基层的单位,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成为团结部落内部成员的重要社会组成形式,直到当代仍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同一阿吾勒的成员在经济、风俗文化、精神生活以及社会关系上紧密联系在一起,阿吾勒有共同的驻地、草场和放牧点,各户也有自己的牲畜和家庭财产。阿吾勒的头领通常由较富有,生产经验丰富的长者担任,他的名字往往就是他所在的阿吾勒的名字,他还对生产和安全负责。阿吾勒成员都对他表示服从和尊敬。阿吾勒成员一起随牧场转移搬迁毡房,一起在共同的牧地上放牧,共同分享食物,在生产和生活上互助合作,共同创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阿吾勒是哈萨克部落社会的核心,毡房记录下了这种社会组织的制度文化。
•道德观念:
传统上哈萨克人没有桌凳,人们席地而坐,男子盘腿坐,女子屈一支腿跪坐。毡房的正上方是上座,一般留给尊贵的客人,平时也是哈萨克牧民做“乃码子”的地方(每天五次的礼拜的地方)。客人进毡房后从左手方向按尊卑长幼顺序入座,家庭成员在右侧,集中体现了哈萨克人毡房中的日常生活状况和尊老、好客的传统礼俗。哈萨克人中还流传着“祖先的遗产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谚语,集中体现了哈萨克人的好客思想,反映了他们的传统观念和道德情怀。
•宗教情感:
早期对哈萨克影响较大,巴克琴歌是哈萨克一些部落里巫医治病唱的歌谣。在有些巴克琴歌中,萨满巫师自编自唱,将自己的萨满灵魂描述得非常强大、可怕,像鬼蛇在毡房里出入,造成恐怖神秘的宗教气氛,从而将古老的民居和宗教有机结合,生动反映了哈萨克人早期的宗教情怀和日常生活状态。
在哈萨克人的伊斯兰宗教歌中,也常常把毡房当作个用的对象。“加拉帕赞”是在肉孜节的夜晚由一些男子走门串户,在毡房前用歌祈求节日施舍而唱的颂扬毡房主人殷实富有、乐善好施的宗教歌,将主人的毡房殷实融入到宗教的祈盼祝福中。
文案/谭晓倩
责编/谭晓倩
新媒体运营总监/魏辽辽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瑰宝
却面临着逐渐消失之困
动手关注一下这个公众号
与我们一起承担起传播、传承民族文化的光荣使命
不要让文化与文化的守卫者
一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