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自:腾讯时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从人类意识到“遮羞”的重要性,有一种元素便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穿越时尚洪荒经久不衰,成为万千时尚拥趸必须拥有的基本元素——没错,Ta就是格纹。
释义:
它来自于古法语里的羊毛“tirer”一词,意为“花格绒呢”。它由粗细不一的各色条纹纵横交织成,最初为羊毛的。如今成为了一种印花。
渊源
曾经,每一种Tartan的背后都有一个苏格兰家族。18世纪,苏格兰各部族纷争不断,Tartan成了军服。为平息战乱,1747年乔治二世下令,除政府官员,所有人禁穿格呢,违者法办。这些事被擅写苏格兰传奇故事的作家大肆宣扬,Tartan终于成为苏格兰的国服。现在,,而成为一种时尚符号。
一块布料的历史:从特权禁忌到摇滚叛逆
Tartan 从国家图腾到时尚
说Tartan是苏格兰人的图腾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每个苏格兰人都是用它来向世人宣告自己的家世。Tartan在苏格兰语里面就是“方格呢绒”的意思。因为苏格兰人最初是以家族为单位生活的,于是,各个家族内部都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方格纹图案。这一观念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流逝,到现在已经保留了上千年,每一种格子纹的背后,都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存在。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的观念在苏格兰虽然已经淡泊,但是这些独特的格子纹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可以说在哪里穿错了格子的图案,是一件会被人笑话的事情。特别一些Tartan被皇室征用,这些是绝对不允许平民来穿着的。还有一些特殊的颜色,比如一种灰底黑白线条的组合,只有葬礼等一些极其悲伤的场合才会用到,如果穿错了,麻烦就大了。
1744年,苏格兰高地的士兵
1749年身着Tartan的John Campbell
1746年,英国国土上最后一场战役:克落登战役
说到Tartan的流行,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苏格兰的大文豪Walter Scott。当年乔治四世代表英国汉诺威王朝巡访苏格兰,在欢迎仪式上,正是他安排苏格兰各家族首领穿上代表自己家族格子纹图案做成的Kilt来参加聚会。这下让Tartan一夜成名,从此在英格兰流行起来,其中不乏众多的皇室成员。维多利亚女王和其夫阿尔伯特亲王把她们在苏格兰Balmoral行宫里的每一间房间都用自己独创的一种格子纹来装饰,并且将这种格子纹起名为“Balmoral”。现在,这种格子纹已经被钦定为皇家专用。
Burberry的格纹是浅棕底色加上白黑红线条
Pringle of Scotland的标志性菱形格是为温莎公爵织毛衣时发明的
Aquascutum的格纹是黑棕黄三色的均粗线条组合
Daks也是以浅棕色打底,加上黑红两色均粗线条
那位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温莎公爵也是Tartan的拥护者,借用Pringle of Scotland的设计总监Clare Waight Keller一句话来说,“Pringle菱形格子的发明是当年为温莎公爵做毛衣时的一个意外。”于是,在英国皇室的带动下,更多的人跟着效仿起来,Tartan从此登上了时尚的舞台,被整个世界所认识。
效仿苏格兰家族的方法,每个品牌也都不约而同的设计了自己独有的Tartan:Burberry是浅棕底色加上白黑红线条;Aquascutum是黑棕黄三色的均粗线条组合;Daks也是以浅棕色打底,加上黑红两色均粗线条;而Pringle of Scotland跳出了这个圈圈,以菱形示人。这些Tartan就像这些品牌的logo一样深入人心,在人们心里打上深深的烙印。就这样,Tartan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出现在各大秀场和电影里,被人们所熟识。
Vivienne Westwood手袋
Vivienne Westwood,这位把马耳他十字和土星当做标志的英国无冕女王,当她功成名就后,最终沉浸在她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英伦文化中,整日研究大英帝国的服装发展史,自然不会放过戏谑Tartan一下,最后选择与苏格兰北部传统格子呢厂商Harris Tweed展开了深入的合作,索性连自己的Logo都改成Harris Tweed的样貌。接下来整个1980年代的设计,不管是紧身胸衣还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装,都有Tartan的身影。就这样一个自称对剪裁毫无兴趣,只喜欢将穿上身的衣服拉拉扯扯的人,一下子把正统的格子纹和叛逆潮流扯到了一起。
苏格兰格纹就是一部英国史
以温莎公爵夫人为灵感的Dior 2011早秋系列
说到英伦流行,我们就不能不说格纹,就像说起美国,总忘不了提及好莱坞电影。格纹有和好莱坞电影十分类似的地方,比如,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好莱坞出品的电影总被认为“千人一面”,而在大多数人眼中,所有的格纹也都是一样的。其实,现在英国的格纹面料生产商,每年都会生产五百到七百种不同的格纹设计,而研究者搜集到的纹样,总数则超过七千种。
为什么在小小的不列颠岛上会诞生这么多的格纹设计呢?这要从格纹的历史讲起。现在通常所说的苏格兰格,英语里称“TARTAN”,它来自于古法语里的羊毛“tirer”一词,意为“花格绒呢”。如今,大家一提到苏格兰格,总觉得它们是代表着某些家族和氏族的标志,起着徽章一样的作用。其实,最早的TARTAN完全是风尚产物。当时洗染布匹需要植物染料,而各个地区出产的能染色的浆果蔬菜种类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格子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十八世纪早期,人们从对方身上的格纹中读到的信息不是你隶属于哪个家族,而是你生活在哪种作物的产区,就和曾经的东方居民偏爱丝绸,而西方人士喜好羊毛麻布一样。不知道读到这里,下次选择格纹是,你的心理压力会不会小一些?
TARTAN的命运在1746年起了变化。原因是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了,而1746年,,汉诺威王朝颁布了历史上著名的“着装令”(Dress Act)。法律规定,除了加入英国军队的苏格兰士兵,其他苏格兰人只能以英格兰装束为标准,禁止穿着民族服装“基尔特”(“基尔特”是苏格兰高地人的服装,“Kilt”一词来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意为折叠包裹身体的衣服。最早的基尔特是用一段超过一米半米宽、六米长的未经裁剪布料,折叠裹在身上。腰间有时会用皮带固定,为了对付阴雨寒冷的气候,更有把布料浸透鹅油的做法,以达到进一步防水的目的。从十七世纪开始,“基尔特”就被定为军服,成为苏格兰的象征)和TARTAN格纹,违者首犯会被处以六个月监禁,再犯将判七年流放。“着装令”与禁止使用盖尔语等一系列封杀民俗文化的措施,引发了苏格兰人的强烈不满,并与之抗争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782 年,伦敦高地协会(Highland Society of London)在格雷厄姆侯爵的领导下发起运动,终于成功推翻了“着装令”,保住了苏格兰这一悠久的着装传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格纹重回苏格兰,和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影响波及英国息息相关。英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起这种凯尔特人的着装方式,而沃尔特·斯科特爵士的著作,起到了进一步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后,乔治四世穿着苏格兰高地礼服“基尔特”进行国事访问时(当时乔治四世依然不敢完全遵守苏格兰的着装传统——短裙下面应该什么也不能穿),而当维多利亚女王访问高地后,她对苏格兰裙和TARTAN的迷恋,让格纹正式迈上了流行之路。
今天人们总觉得格纹与氏族和家族的血统有关,这种认知因何而来呢?首先,它得益于自苏格兰军队对格纹的使用。另外,我们可以上溯到十八世纪后期一家名为William Wilson & Sons的公司。当时这家公司担任着高地军团格子呢布的唯一供应商,因为要生产大量布匹,他们便开发了格纹早期的标准颜色和图案。起初,生产者以指定的号码来识别不同纹样,但很快,他们就开始给格纹起名字。这其中,不仅包括高地部族的名字,也有城市的名字,甚至一些很花哨的称号。不过,此时TARTAN的名字只是个方便记忆的销售工具而已。
乔治四世访问爱丁堡的契机,让格纹有了一次“爆炸式”发展。在沃尔特·斯科特爵士的操持下,这次出访变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格子”聚会。因为每位前来参见乔治四世的当地氏族首领,都被要求“准确穿着标志其氏族的格纹”。可问题是,有很多家族当时根本没有什么格纹标志,于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戏码再次上演。一夜之间,许多新的格纹被创造出来,至于它到底能代表多少年的血统,也就没人太在乎了。
十九世纪的纺织业主敏感地发现了格纹的价值,尤其是市场上对家族专属格纹的需要。他们和不同氏族的成员一道,发明出许多新的纹样。格纹井喷式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如今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几百种纹样,让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而坏处则是,任何人(无论是个人、家族,还是公司、团体)可以轻而易举地宣称某种TARTAN是自己的专属格纹。撞车?不要紧,只要让织工在其中加上一两条不明显的暗线(甚至看不见都行),它就是个全新的设计了。
时至今日,随着苏格兰移民的足迹遍布新大陆,格纹也扬帆远航,在大洋彼岸扎下了根。美国、加拿大的不少州、省份、海外组织、军事单位甚至乐队,都拥有象征性的格纹。在美国有一个被称为“kirking of the tartan”的迷人习俗,就是要让这块格子布料在教堂受到祝福。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甚至把一块格子呢带到了月球上,这恐怕是TARTAN和故土之间最远的距离了。
苏格兰作家尼尔·蒙罗曾经写过一首名为“褶裙是我的喜悦”的诗,如果说褶裙是苏格兰的喜悦与荣耀,那上面的格纹就是喜悦之光,荣耀之火。更重要的是,高地的子孙们从未忘却过薪火相传的使命,如今街头上随处可见的tartan纹样,就是最好的证明。
图注:2006 年,Alexander McQueen与Sarah Jessica Parker身着“Widows of Culloden”主题的McQueen苏格兰格纹时装
在一次关于国际传统服装的民意调查中,67%的受访者将苏格兰格子呢短裙列为最受欢迎的传统服装,许多女受访者还表示,她们认为身穿苏格兰格子呢短裙的男士“非常有魅力”。于是,格纹因其背后的民族代表性和高辨识度,成了众多英国裔设计师压箱底的宝贝。从英伦三岛走出来的设计师,少有人会忽视TARTAN的魅力。其中,将格纹玩得出神入化的,又得数两位土生土长的英国人——麦克奎恩和韦斯特伍德。
麦克奎恩喜好格纹,源自他的苏格兰血统。虽然在伦敦长大,但麦克奎恩的气质似乎与凯尔特文化更为贴合。还记得麦克奎恩最有名的时装发布的主题么?没错,Highland Rape,灵感正是来源于十八世纪英格兰对苏格兰的残暴统治。到了2006-07秋冬季,麦克奎恩又推出了名为Widows of Culloden(灵感正是上文提到的卡洛登战役)的时装系列,其中格纹便是主打元素。
2006年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一次以英国时装为主题的时装展,作为嘉宾出席的麦克奎恩,他不仅自己穿着格子图案苏格兰裙和披带,还和《Sex and the City》的主角Sarah Jessica Parker携手走过大都会的红地毯——当然,SJP穿的正是Alexander McQueen苏格兰裙装。
麦克奎恩对格纹的使用严谨而考究,这与他对苏格兰文化的尊重息息相关。在改造了凯尔特传说中的精灵女妖之后,麦克奎恩更愿意返璞归真,所以我们会发现,他在格纹的使用上非常克制,甚至有些古板。传统的力量和这位反传统的设计师,似乎达成了某种平衡,格纹的设计非常复古,穿着方式也更偏实效。如果你正好有一件Alexander McQueen商标的格纹时装,请好好珍惜,就当做是对这位新世纪最伟大设计师的致敬吧。
70年代,“Seditionaries”时期,Vivienne Westwood本人身着Tartan布料的bondage suit
Vivienne Westwood 1994年秋冬的套装
相比麦克奎恩,韦斯特伍德对格纹的使用就肆意得多。韦斯特伍德的时装设计以巅峰和叛逆起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太后最终还是回到了传统的怀抱中。韦斯特伍德,这位把马耳他十字和土星当做标志的英国无冕女王,当她功成名就后,最终沉浸在她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英伦文化中,整日研究大英帝国的服装发展史,自然不会放过戏谑苏格兰格纹一下,最后选择与苏格兰北部传统格子呢厂商Harris Tweed展开了深入的合作,索性连自己的Logo都改成Harris Tweed的样貌。接下来整个1980年代的设计,不管是紧身胸衣还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装,都有苏格兰格纹的身影。就这样一个自称对剪裁毫无兴趣,只喜欢将穿上身的衣服拉拉扯扯的人,一下子把正统的格子纹和叛逆潮流扯到了一起。
韦斯特伍德设计的格纹,拥有各种颜色和细节,搭配其他的时装元素出场时,带来的是一种既有历史感,又有全新时代风格的绝妙体验。比如今年早些时候,韦斯特伍德推出的冬季系列,就包含各式苏格兰格子和条纹的呢料西装、西裤和套裙。
Givenchy 2012春夏的朋克风格Tartan印花衬衫
在韦斯特伍德的影响和启发下,更多的设计师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有激情洋溢的D&G,稳重老练的Ralph Lauren,甚至从来不循规蹈矩的Comme de Garcons和Yohji Yamamoto。也正是这些设计师的前卫举动,让苏格兰格纹变得时尚而传统,彻底打破了以前的格局,让苏格兰格纹变得大众化,从此流传开来,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
图文来自:腾讯时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申明:公众号宗旨是收集好的资料分享,非盈利性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 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公众号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计与设计师”QQ群
设计与设计师3:484984512
新浪微博:@设计与设计师
百度云: “设计与设计师”
人人小站:
http://zhan.renren.com/youyounanshanshui?from=bar
http://zhan.renren.com/designer2015?from=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