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516-罗布泊无人区
作者:冷夜寒星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文章已获授权,转载自地球知识局。
这是一个与神秘相伴的生命禁区,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这是一片湮没了文明的死亡之境,古城、墓葬、残塔在风蚀的斜阳中静默;这是一滴大自然哀叹人类贪婪的干涸眼泪,在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失联的岁月里干枯成绝望。
罗布泊,这个源自蒙古语的名字,因丝路、文明、遗迹、生态、禁区、探险、失踪等关键词,一次次频现于人们的视野。但是无论传说多么扑朔迷离,却从来没有人能真正征服罗布泊。
今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片死亡之海。
热海亘铁门
火山赫金方
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东南部,南靠库木塔格沙漠,北临库鲁克塔格山,这里是塔里木盆地的东端,也曾是塔里木河的东端。
吐鲁番-哈密-罗布泊所构成的东疆三角地带,共同连接着河西走廊与新疆腹地,罗布泊则是其中通向南疆最近的通道。
由于甘肃与新疆绿洲极度依赖雪山融水
天山与祁连山之间的东疆
就成为了一个相对干旱的薄弱环节
(可横屏观看)
罗布泊在古代曾是一片巨大的湖泊,其较为优良的水土资源环境不仅为文明的兴盛提供了条件,更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立足点。
在这黄沙万里的西部,塔里木盆地西高东低,罗布泊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都是这个盆地的积水和积盐中心,同时,其命运也随着水源的变化而变动。
西高东低塔里木
塔里木盆地边缘从天山西段、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西段汇流而出的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渭干河、于阗河(和田河),汇聚成塔里木河,并沿盆地北部横流向东。最后加上从博斯腾湖溢出的孔雀河,孕育出了罗布泊这一沙漠中的大泽。
塔里木河汇集大半个盆地的水源
一路向东
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南疆自南向北流淌的车尔臣河和河西走廊自东向西的疏勒河也曾是罗布泊大泽的水源。这里曾有过万流归一、水草丰美的黄金年代,并支撑着楼兰这样的商贸枢纽。
流向罗布泊的诸多河流
虽然现在大都流不到了
(可横屏观看)
丝绸之路从敦煌延伸出后分为两支,其中经过玉门关的一支,大致沿疏勒河故道,至罗布泊的楼兰。到这里的丝绸之路又分别沿着孔雀河、塔里木河沿岸和车尔臣河沿岸抵达南疆南北道的西域诸国。南北疆商品在此汇聚、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
出了玉门关
大家就要南北殊途了
虽然不免殊途同归
从汉帝国的战略来讲,如果能够控制罗布泊周边地区,那么就可以通过塔里木河水系,将帝国的影响力延伸到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大部分绿洲。匈奴人也期望控制这一区域,切断汉朝的对外交流通道,并在此获取利益。彼时的罗布泊,烈火烹油一般地沸腾着。
通向塔里木盆地诸绿洲
楼兰一直游移在西汉与匈奴之间,直到霍光遣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将楼兰更名为鄯善,汉朝才真正控制了此处。今罗布泊北岸发现的烽燧遗址、汉简和屯垦等遗迹即是当年西汉军民的遗存。
托西克烽火台
丝路中道保存最完整的一个烽火台
烟尘独长望
衰飒正摧颜
汉代就已经出现沙漠化的罗布泊地区,其周边诸古城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大都会。西域沙漠河泽间的绿洲城市国家的规模十分有限,想要进一步扩张难免踏入沙海或者和大国竞争,往往有心无力。
即使是鼎盛时期的楼兰,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也不过“口四万四千一百”。这一时期的罗布泊水土条件已经是历史上最好,才能够支撑如此大规模的人口长期定居。原本是游牧性质的楼兰人,甚至在绿洲附近开始了农耕式的生活。
城市跟着河道走
最后连河都走了
但是绿洲毕竟是沙漠中的异数,补充与循环全靠自身实力,对外界变化的接受阈值并不高。楼兰人对绿洲资源的过度使用,使自然坏境恶化,人们不得不开始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人口也开始锐减。到了公元4世纪中叶,楼兰城更是被废弃,成为了神秘古国的代名词。
还真的是很难找
楼兰的发现与知名是因为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深入罗布泊地区的考古发现。他在楼兰找到了比欧洲早700年的东汉纸张、渔网上用的铅和石锤、贝壳做的货币、来自异域的串饰、玻璃杯等等,这些发现令世界大为震惊。
营盘古城
太阳墓地
此后,匈牙利的斯坦因、日本大谷光端和橘瑞超等先后深入罗布泊探险,让这里的名声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响。
斯坦因发现的佉卢文文件
1934年,瑞典考古学者贝格曼在小河墓地发现了他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但由于罗布泊恶劣的自然环境,直到21世纪,小河墓地的全面搜寻与发掘才展开。船型棺木、生殖崇拜的木柱、罕见的泥壳木棺、微笑的小河公主干尸等重见天日,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问题。
小河墓地
早于楼兰文明一千多年的小河墓地文明来自何方?与楼兰古国有什么关系?罗布泊周边究竟还有多少未知的历史?没有人摸得清这飘忽的罗布泊文明的来龙去脉。
人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罗布泊的萎缩和消失是文明衰亡最为重要的原因。
不仅古人会因为环境恶化弃城而逃
现代人也一样的
河西走廊疏勒河绿洲上的敦煌、瓜洲等地农业生产、人口增长等使疏勒河水量减少。疏勒河和车尔臣河最先断流失去对罗布泊水源的供给。
首先断流的疏勒河
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承载着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生产需要,流向罗布泊的水量逐渐减少,罗布泊的死亡也就越来越近。最终因塔里木河的退缩和改道,1963年罗布泊彻底干涸,从文明地基变成了一汪沙土。
曾经流入罗布泊大耳朵的塔里木河
如今只剩下被掩埋的干枯河床
古人无宿诺
兹道以为难
干涸后的罗布泊仍然发挥着余热。1964-1996年,我国在罗布泊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均试爆于此。从此,这片干涸的湖盆又成了神秘的军事禁区,人们对它的兴趣只增不减。
这时候,正值人类的航空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作为美苏太空竞赛的成果之一,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
罗布泊卫星图
此前还从来没有人能用相片或者文字记载如此明晰地告诉世人罗布泊的形状究竟是什么样的。谁也想不到俯瞰罗布泊竟然能得到如此具象化的形状。“地球之耳”从此成了罗布泊新的别称。
“地球之耳”罗布泊
但形状的美妙并不能掩盖探查罗布泊的极端困难。湖水干涸和核爆实验,让罗布泊成了千里无人区,没有人敢轻易涉足这片死亡之海。即使是曾经对罗布泊进行过详尽探测的外国探险家,也越来越不敢进入罗布泊探寻失落的遗迹。
再加上20世纪中后期中国的特殊政体与国情,外国人的进入更加显得困难。为了能够探寻这无人区中被黄沙掩盖的文明和财富,继国外探险家后,国内的探险者们踏上了这条注定充满艰险与未知的黄沙之路。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彭加木考察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
余纯顺
不仅探险家们折戟此地,连为了配合钾盐生产而通车的哈罗铁路,也在茫茫的罗布泊沙海面前停下了脚步。罗布泊的神秘色彩,让穿越这片死亡之海变得更具挑战。
若哈罗铁路能继续延伸至若羌
那么哈密的区位价值要大大提高了
也许罗布泊是在用现实警告人们,一片已经因为资源过度使用而衰竭成荒漠的土地,不会再重新为人类所征服。
参考文献:
余太山:《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冯绳武:《罗布泊的几个地理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奚国金:《罗布泊迁移的历史过程及其新发现》,《西域研究》,1992年第6期;
苏北海:《楼兰古道对汉朝统一西域及丝路的重大贡献》,《西北史地》,1996年第4期。
感谢读者“爱新觉罗萌葛”同学提供的当地古迹资料与摄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