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临朐县城南17公里,辛寨镇政府驻地西3.5公里处。辛(寨)杨(家河)公路纵贯南北。东与马家庄子村相连,南与东、西官庄两村相邻,西靠冶源水库,北临丹河。聚落呈长方形,主街东西向。
唐代巩姓立村,原址在现村址西北500米处,丹河水由村东北向南环绕半周,故得村名南流。明宣德二年(1427),傅姓由临朐南关迁入,夏姓自夏家大山入居。1958年,兴建冶源水库时,全村东迁至此,村名沿称。
全村现有傅、夏、刘、宋、李、周、庄、张、马、杜、程、卢12姓,596户,2322人,均为汉族。
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临朐县孝慈乡南流(存留)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七贤区南流(存留)社;1930年属第二区南流镇;1944年属南流区南流乡;1952年属第四(南流)区南流乡;1956年属南流区南流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南流乡;9月,属南流人民公社;1959年,全村迁新居,傅家胡同、李家胡同迁至丹河以北,与官爷庙、韩家官庄称北南流,划归七贤人民公社,其余属辛寨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镇),属辛寨镇。
1959年前,村为区、乡、公社机关驻地。
全村有耕地960亩,多为丘陵地,俗称寺岭、官庄岭、小南岭、槐树岭、西岭等。原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地瓜。经济作物,现每年种植黄烟500亩、花生300亩,年亩收入2500元左右。
家庭养殖以传统畜禽猪、鸭、鸡、鹅为主,其中较大规模养殖户30家,正常年份户均收入2万元左右。大型郎德鹅养殖户两家,正常年份户均出栏12000只,实行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主要产品为鹅肥肝,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年均收入30万元左右。
村自古设集市,农历每月二、七为集日。工商服务业发达,以建筑、运输、农产品加工、农具维修、家具门市、装饰、粮油门市为主,从业者85户。
全村现有轿车25辆,面包车30辆,农用车18辆,拖拉机15台,收割机、脱粒机、粉碎机10台。
村丝织业发展较早。民国五年,夏汝敬建起隆成丝厂,丝车40台,收茧1.2万公斤。民国十二年,傅金铎建起裕春丝厂,工人120人,收茧2.4万公斤,产丝2000公斤。1983年,傅绍祜创建红叶地毯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以生产高档地毯为主,集毛纺、化工、织布、制线为一体的集团公司。2003年,企业从镇区到县西城区扩建新公司“山东瑞得利地毯有限公司”,公司研发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红叶”牌波斯地毯、机织“威尔顿”地毯等六大类、十二个系列、五十多个品种,畅销国内外。先后获省科委星火科技奖、新产品开发奖、省优质产品奖,并通过IS09002国际体系认证,2005年“红叶”牌地毯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2010年获国家驰名商标。。
村汽车配件加工历史悠久。早在解放初期,李氏兄弟发明汽门芯扳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在原基础上又扩大生产加工范围,现主要产品为风炮、套筒、轮胎扳子、三叉扳子、轴头扳子等十几个品种,畅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出口国外。其中,傅广昌创办的临朐通达汽配厂、夏汝军创办的大力汽车工具公司、傅钢廷创办的久远工具公司等规模较大。全村现有企业达到35家,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
1976年全村通电,户户用上电灯。近几年,村民经济收入增长较快,存款量位列全镇第一,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入户率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
1986年,打机井5眼,300亩小麦得到灌溉。1988年,村自打水井,铺设万米管道,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后因水质变差,2008年,投资24万元,改由县自来水公司供水。
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138万元,对村内大街进行硬化,总长度3500多米。
2006年始,国家对库区移民进行补助,村民全部享受移民补助,每人每年600元,连续享受20年。
1921年2月18日,县知事陈瀛、辛寨乡绅马诺以办学为名,带人杀伐龙岩寺树木,附近村民闻讯,聚集2000多人护树,陈瀛以势压人、鸣枪威胁,群众怒不可遏,将其帽子打掉,轿子砸烂,陈瀛恼羞成怒,逮捕了几十名老百姓,广大村民凑款凑粮,推荐以傅金铎为首到省告状,在多方支持和正义的压力下,逮捕的村民无罪释放,陈瀛被罢免县知事。
历史上南流交通方便,经济繁荣,为兵家必争之地。、八、九支队及保安十七旅都在南流住过。1938年5月,。11月6日,。1940年,在村南小南岭上建据点1处。其间,到处烧杀抢掳,无恶不作,东白沙村顾姓村民被捉进据点,吊在树上当活靶子打死,。,村民组织起来,炸毁炮楼。
1944年6月,。临朐县大队配合鲁中军区十二团二营攻克黄山伪据点,解放杨家河一带,建立南流区。李永昌兼区委书记,王振远任区长,王育民任区委副书记。
1944年10月,临朐县大队带领民兵破除梨花埠敌伪工事后,配合鲁中军区十二团围攻村南伪军据点,并佯攻辛寨伪军。南岭据点被一举攻克,辛寨守敌狼狈逃窜,人民群众获得解放。
1945年冬,、王法三。
1947年12月,。由刘健、刘庆河、韩剑修、唐希周、张冠顺、王福吉组成工作团工委,刘健任团工委书记,刘庆河任副书记。工作团成员进村后,和群众同吃同劳动,帮助穷苦农民组织起来,斗争还乡团罪大恶极分子,开展生产救灾,历时三个月。
1948年,北海银行驻南流前庄(南流原分为前庄、新庄子、南流街三个自然村)。
1948年9月,,在此召开支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组建一个150人的挑子连支援前线,区委书记武德隆在会上作动员报告。10月11日,挑子连在南流集合,第二天出发,克服重重困难,到达淮海战役前线,为淮海战役胜利做出贡献。1949年1月,淮临挑子团在青龙集召开庆功大会,凡参加支前的民工大都立三等功。
傅绍惠(1921—2004),1939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团长、师副参谋长、丹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受奖,曾被鲁中军区授予一等战斗模范,先后荣获解放东北纪念章、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等奖章十几枚。
傅绍伦,1930年生,1946年入伍,1947年在临朐县牺牲。傅光庆,1953年4月生,1971年2月参加革命,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士,1972年在南京牺牲。
清末,设有私塾。《庄农日用杂字》作者马益著六代孙马书侯任私塾先生。民国时期,村建有学堂。1957年,顾志农办起民办中学,不久,统改为农业中学,学习初中主要课程和自编的农技教材。学生半工(耕)半读,教育部门补助部分经费。1959年,设完小。1970年,设联中,1980年联中撤销。现小学占地3500平方米,教室20间,教师10名,在校学生130名。
解放以来,村有120人考取专、本科院校,其中硕士研究生5名。
刘长国,现任潍坊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傅东良,现任山东轻工学院副院长。傅凯明,曾在青岛市二轻局工作,后担任青岛通用工程塑料总公司董事长。宋良升,中学高级教师。夏汝民,1946年生,、南关派出所所长,荣获潍坊市公安系统三等功2次。
新中国建立前,私人办医为主。傅金,擅长妇科。张延秀,擅长外科,开办惠临药房。解放后,党和政府开展卫生教育,积极推广人民卫生事业,1948年8月组织医务人员防病治病,王金銮、冯鸣九等人在村内成立“民众药社”,面向工农,使当时流行的一些疾病得到防治。1959年,“民众药社”迁到辛寨后,辛寨医院在该村设医疗所1处,医护人员5名。后医疗所撤回,村内设个体诊所3处。2007年成立新农合诊所1处,医务人员4名,全村95%的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摘自2012年《临朐村镇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