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东京,也唯有东京,可以把所有的极致事物有秩序感地细腻表现出来。”
你极难用几个辞藻甚至几句话语去概括这座错综复杂的城市,就如同它鳞次栉比的建筑一样。东京有着超乎寻常的文化输出力,既历史又现代,既喧嚣也宁静,既经典又前沿。
作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东京自由行,出发前也是为去哪舍哪抓耳挠腮了好一阵。因为网络信息过于全面,信息细分清晰周到,做攻略的文本阅读量远超出预期。4日的行程基本以代官山、秋叶原、表参道、六本木为中心四处发散,并没有很严谨周到,充其量就是一份主观性很强的ToGoList了。遗憾的是,还有部分因时间有限未能企及之处,就暂且把它们列入WishList咯。
· ToGoList ·
1LDK Apartments.
〒153-0051, 1 Chome-7-13 Kamimeguro, Meguro-ku, Tōkyō-to
把探店的第一站定在了这,着实耗费了好一番气力。Google Map一不小心把我们导航到了附近的住宅区,好在当天有温暖的阳光,在起伏的坡路中穿梭,才显得不那么狼狈。
▲从地铁里出来,中目黑高桥下附近,天很明媚
▲途径目黑川,河两边是一些不错的小店。冬季虽寂寥,但宁谧和安详的气氛还是很适合散步
▲找了张春季樱花盛开的美图(图片来自digjapan)
1LDK有三层意思,1=一间,L=Living Room,D=Dining,K=Kitchen,所以它其实是一间以男性品牌1LDK 延伸出的生活方式集成店,包含了男/女服装、杂货和咖啡厅。服装有着良好剪裁,没有花哨的配色和夸张的装饰,羊毛、棉、麻等舒适的材质被大量运用。店铺的装修与色彩,还原了事物相对原始的面貌,令人感到熨帖。舟车劳顿之感全无,只是忍不住一遍遍地翻看着眼前的好物。
▲一间看似普通的店,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呢,整间店都是“精致慢生活”本人了(图片来自timeout)
▲新一季的棉麻“生活概念工作服”。模特正好是当时接待我们的小哥哥,有着明确的时尚态度和主张,英文虽算不上优秀,却全程都在很努力地沟通与表达(图片来自1ldkshop官网)
白山眼镜店
1-24-15 Jiyugaoka / 目黑区
作为一位日常不戴眼睛的女同学,大学时常被朋友拉着挑选眼镜,毕业后还不时收到远程试戴图求建议;于是,逛街时顺道转转眼镜店竟也慢慢成为了习惯。恰好同行的爽姐有购镜需求,去传说中的白山眼镜店走一转便也合理。
套用一句俗气的开场白——“你可能没听说过白山眼镜店,但你一定知道John Lennon”,当年他被刺杀时佩戴的眼镜正是白山家的Mayfair,也因此,品牌主理人决定永不再生产这款眼镜。当然,以匠心手作和“不要设计太多”为理念的白山眼镜店并未将此作为营销噱头,凭借出色的设计,吸引了木村拓哉、坂本龙一、大久保笃志等人的钟爱。再追根溯源到品牌历史,竟然有135年之久(1946年正式以「白山眼镜」经营)。
自由之丘的这家白山眼镜店虽不是本店,气质却依旧出众。内部陈设优雅文艺,店员风度十足。镜框的形状以基本的方、圆和椭圆为主,没有多余的设计,只是在镜框基本线条的基础上,加入经典雕花、品牌刻字LOGO的细节打动人心。
▲白山眼镜店的自由が丘店外观,也是腿了好一段坡路才得以抵达
▲经典圆形镜框大阪茶屋町店(图片来自instagram:hakusan_megane_jp)
▲因店员配镜的服务水准高,不断地调试镜框与面颊、鼻梁的契合度,在此驻足的时间因此比预想的久得多
蔦屋書店
17-5 Sarugakuchō, 渋谷区 Shibuya-ku, Tōkyō-to
在最近的一年里,蔦屋書店的打卡照似乎成为了东京游的标配。且不论大众究竟是爱看书还是爱逛书店,茑屋书店确实有着极充分的让人不愿离开的理由。
坐拥“全球最美书店”之一的美誉,约莫12%的书籍与其他书店不同、十五万册藏书和十三万张DVD/CD,以及那些各领域的专家级导购都不禁令人“哇”了。书、影、音、食、咖……貌似有点理解所谓“生活方式提案型书店”的含义——按照“提案”的思路布置空间、挑选和陈列书籍、为读者提供专业度极高的购书建议,同时打破传统书店不可饮食、攀谈、无座/座位有限等一众陈规,将营业时间延伸至19个小时。茑屋书店的迷人呐,光凭社交网络上的几张照片,永远都无法体会。放慢浮躁的脚步,来这里呆上一整天,你大概可以体会大型理想生活现场了。
▲茑屋书店代官山T-SITE外观(图片来自real.tsite.jp)
▲音乐区部分的馆藏包含爵士、古典以及60到80年代的摇滚乐和流行乐,CD总收藏超过12万张,顾客可以将其拿到座位试听(图文来自real.tsite.jp)
▲在一众名画主题的环保袋中相中了《神奈川冲浪里》。这幅作品在奥斯卡最新摘奖影片《水形物语》中也有低调出镜噢
Paul Smith SPACE / 六本木店
東京都渋谷区神宮前5-46-14/ 東京都港区六本木7-8-6
“是最爱了没有之一?”在逛过了Paul Smith SPACE和六本木店之后,身为它多年的拥趸者,我曾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来表达朝圣后的激动之情。虽然去过Paul Smith大大小小不少店,但因每一间都有自己的个性,完全不会感到乏味,更何况东京这两间旗舰级的。即使没有明确的购物需求,进店随意看看都会是一次很愉悦的经历。
Paul Smith SPACE深藏在表参道,独栋,是东京乃至整个亚洲区的旗舰店,囊括了主、副所有品牌线。与表参道地铁站出来熙熙攘攘不同,这间店铺周遭清净,以致于我又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走错路了。除了一般店铺里有的衣帽鞋包饰品外,这间旗舰店的三楼还是个Gallery,会定期展示一些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只可惜我们去的时间不凑巧关闭了。
▲到达时已时候不早,大片的玻璃落地窗和暖光在四周沉寂的黄昏里格外突出
▲进门走廊陈列的椅子和包包
▲Paul Smith为地毯公司the Rug Company设计的以“LOVE”为主题的挂毯。店内还有售其他LOVE主题的装饰画
▲Paul Smith本人像素画及创作装饰画
▲店里的装饰画强,包括了The Beatles、Clash等的照片与唱片封套。老爷子与David Bowie、Annie Lennox、Jimmy Page等一票音乐圈中人关系甚好,2016年Apple还在Fashion Curator Program项目中邀请了Paul Smith合作了3份音乐清单。他自言:“从唱片艺术到我和这些艺术家多年来的友谊造就了我的创造力。”
扫荡了一件毛衣后欣然离场。SPACE除了购物无法退税外,没别的毛病了。因为当天还有去21_21DESIGN SIGHT晃荡的计划,于是顺道去了六本木店--一间装饰画多到能让人看入神的店铺。
▲六本木店的装饰画墙,
很多人是从条纹知道Paul Smith的。甚至之前在北京看Gerhard Richter的展发布照片后,还曾被误认为是老爷子的特展之类。但比起不管怎样搭配都好看的条纹设计,我则更着迷他对细节的创意——比如将一件严肃的黑西装外套袖口的第三粒扣子做成英国国旗的样子,比如把草裙舞女的图案平铺刺绣在衬衣上,比如在基本款的衣脚加一颗可爱的桃心或是来一道拼色的边。在18年春夏系列中,他又融入了花卉、日系鱼类与“Psychedelic Sun”(一只带着墨镜的太阳),很生机勃勃了。
▲彩色条纹地砖
▲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时区&探索主题的钱包,要知道这些钱包外面就是一整片黑而已
AKIBAFUKUROU猫头鹰咖啡馆
〒101-0022 67, Neribeicho, Kanda, Chiyodaku, Tokyo
日本人一直对猫头鹰偏爱有加,从98年长野冬奥会的吉祥物到池袋的吉祥物,还有路上出租车的标牌等待。据说是因为猫头鹰读音是hukurou,和日语里“福”以及“不苦劳”的发音类似,所以日本人把它们视为福鸟。
我去的猫头鹰咖啡馆Akiba Fukurou在秋叶原附近,提前3天在官网http://akiba2960.com/cn/reserved_form 预订(仅可以通过且仅接受网络预约)。小店在非靠近马路的一楼,我们抵达时距离预约时间还有15分钟,外面已坐了5、6个顾客,大家都在翻看店家提供的关于猫头鹰的小册子,包括猫头鹰品种、习性、入店需知、周边产品介绍等。
▲官网预约成功后,店家发来的确认邮件中包含猫头鹰的品类名称
店家准时开门迎客。进门需先支付“门票”,仅限现金。用免洗洗手液消毒之后,店家轻言细语地为大家介绍猫头鹰们,以及与它们亲密接触的方式。接着就是45分钟的自由活动啦!大家可以挑选不在休息时间(墙上贴着牌子,注明了每只猫头鹰的“接客”时间)的猫头鹰,在店员的协助下把它们带到你手边把玩,轻抚、观察或是与他们“对话”。如果相中的是体型彪悍、有着锋利强壮爪子的猫头鹰,还会被要求戴上厚手套以免被误伤。全程都需要握紧拴着猫头鹰的绳子,并让它们的爪子停留在你身体的某个平面上。
▲这位大哥的眼神很犀利中又有点呆萌
▲这两只停在高处的仓鸮乃是“头牌”,右边那只之后还在一位顾客的头上五谷轮回了一番。店家说这是它的“套路”= =
▲没错,就是这家伙!很擅长卖萌,也可以45度仰望天空
▲四重奏。当你靠近它们时,它们会偶尔爱理不理地睁眼瞄你一眼,然后又继续打盹了
▲这两只像是像刚吵完架的小情侣
与猫头鹰合影真心不是件易事。它们喜欢东张西望,不停地转头观察四周,对声音和环境的变化都极其敏感。比如下面这只小家伙就一直在我手上蹭来蹭去,啊喂,朋友,真的很痒咧!下面三张照片充分说明了一张岁月静好的照片与它的幕后故事。
▲社交网络上晒出来的是这样的
▲拍照的过程是这样的,我很努力地配合它面对镜头的瞬间
▲更多时候则是这样的,它要么在旋转跳跃,要么就啄我手臂,嘤嘤嘤~~~~
同一场次的顾客大约是10人,猫头鹰有20多只。有个独自一人的白人汉子全程就只把玩了一只猫头鹰,与它四目相对地静坐,为它拍照、录视频,不时抚摸一下,像是在进行某种心灵对话。
Pass the baton
〒150-0001 Tōkyō-to, Shibuya-ku, Jingūmae, 4 Chome−12, 10 表参道 ヒルズ 西館 B2F
对这家店的兴趣是从名字开始的,翻译成中文就是“传递接力棒”。走到店门口看到NEW RECYCLE和Pass the Personal Culture的字样便知道了,这是一间新旧物兼顾的商铺,主打循环利用的理念。
之前就有所耳闻日本的中古商品时常之规范之发达,到了PASS THE BATON,确实发现了不少宝贝。他们把每件旧物的原主人和购买时间、背景印在吊牌上,等待有缘人前来与之相遇,替它们的下一位主人保管这些旧物,直到有一天,它们可以继续发挥价值。
▲PASS THE BATON的门脸,因为是在地下二层,所以要步行一段长长的楼梯才能到。一楼路面入口有指示牌
店内不仅有衣帽鞋包,还有耳环、装饰物,以及PASS THE BATON自行设计的品牌包袋,对个人文化的尊重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爽姐买了个中古包。结账时,这只来自英国的陶瓷猫也让我俩眼前一亮
▲我买了个freitag的新包,早年就对此它家甚是喜爱,大概也与其回收再利用的品牌理念有关。饱和度极高的色彩与配色、独一无二的痕迹、实用的包型款式也是相当出彩
Gyre building
5-10-1 Jingumae, Shibuya, Tokyo 150-0001日本
Gyre building包含了Good Design Shop、MoMA Design Store,MMM、Visvim等店,我们在MoMA Store停留的时间最长,遇到有趣且好看的东西根本就走不动路了,恰逢打折季,随便淘几手便有不错的收获。
Good Design的全称是GOOD DESIGN SHOP/COMME des GARCONS D&DEPARTMENT PROJECT,其实是一间高端杂货铺,将川久保玲的跨界合作服饰与D&DEPARTMENT PROJECT的杂货放在同一空间里贩卖。
▲MoMA Design Store,它是MoMA的第一家海外商店,大而全
▲三宅一生的新款包袋在MoMA Store里亦有售
▲Good Design商店(图片来自Kelidesign柯力设计的博客)
21_21 DESIGN SIGHT
〒107-6290 Tōkyō-to, Minato-ku, 港区Akasaka, 9 Chome−9−7−6 東京ミッ
赶在21_21 DESIGN SIGHT博物馆闭馆前,我们匆匆膜拜了一下。博物馆由安藤忠雄和三宅一生联手打造,整个建筑最突出的部分是它手工打磨的钢制屋顶和14米长的玻璃墙面,与三宅一生“一块布”的设计风格匹配,搭载着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的诗意,简直优美啊。
▲来自21_21 DESIGN SIGHT官网的图片,白天看会比较带感,大约70%的建筑内容是藏在地下空间里的
▲晚上进入,光并不明亮,反而有种神秘的气质
正在展出的是一场名为“狂野:无忧思想”的展览,试图从山石、土壤、原始文明中发现美学与哲学的奥义,从过去到未来。
▲"Entrance to the Untamed Mind"
▲"The Howling Beast"
▲"Between You and I"
六本木hills
6 Chome-11-1 Roppongi, Minato, Tokyo 106-6108日本
怀揣着对森美术馆和瞭望台的美好向往,我们在寒冷的冬夜中绕了好久,可算找到了它的入口(还是要让Google Map再背一次锅)。六本木hills是东京近年来最大的都市再开发计划--六本木新城计划历时15年打造而成(详细的开发历史可见:http://www.mori.co.jp/cn/projects/roppongi/),过程也是历尽艰辛。无论是新技术的引进,还是开发理念的创新,都为它增添了更多值得敬畏的理由。
▲从圣诞季就开始的榉树坂大道灯饰,很浪漫咧,还可以远眺东京铁塔
幸运的是,我们在赶上了Leandro Erlich在森美术馆的展,这也是他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大的一次个展,主题是:Seeing and believing。透过对称的镜像、倒影装置,讲述惰性、习惯以及先入为主的陈念对人们看待事物方式的影响。
▲"Port of Reflections"
▲"The Classroom"
▲"Changing Room"
▲ "The Cloud"
▲"The Room"
▲"White over Flight White"
值得一提的是"Building"和"The Swimming Pool"这两件著名作品。前者的幻象骗到了许多人,这次展览的海报恰好也用了这件作品;而"The Swimming Pool"则是Leandro Erlich的代表作,问世后还被不少人模仿,如今被金泽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永久展出。
▲"The Swimming Pool"效果图
▲"Building"体验版、效果图和海报
得益于六本木hills的开放时间,我们在晚上9点多站在了瞭望台前。53层的高度和超广“画幅”,令远处橙白相间的东京铁塔和绚烂的城市夜景尽收眼底。身旁的各国游客努力凹造型自拍,或是架着三脚架搞摄影。我坐在玻璃幕墙边,体会着这座神奇城市的夜景。
“是美的诶!”我这样想着,爽姐忽然来了一句:“是不是觉得应该跟男朋友一起来,跟我来可惜了?”据说六本木hills的地理位置正好在东京的中心点上,若是黄昏日落时分前往,可以看到彩虹大桥、皇居、东京巨蛋等耳熟能详的地标。
那么,下次咯。
▲东京夜景
根津美术馆
6 Chome-5-1 Minamiaoyama, Minato-ku, Tōkyō-to 107-0062日本
东京青山一带,各大品牌精品店在街道两边毫不费力地彰显着时尚。但一路走下去,在一排竹子庇护下的根津美术馆,谦逊温婉,散发着更强的吸引力。
根津美术馆是一座私人美术馆,由东武铁道创始人根津嘉一郎创建;06年经过隈研吾的重新设计,有了如今的摸样。在厌倦了钢筋水泥之后,竹、石、泥、玻璃等天然建材与大自然水、光的结合,让人感到平静自在。
▲一进门的竹径,充斥着东方的禅意
根津美术馆的展厅内不能拍照。馆外则是一个巨大的庭院,占据了美术馆近80%的空间,可谓是精雕细琢。道路蜿蜒曲折,有足够的时间去倾听树的呼吸、水流潺潺,还有枝干上的鸟鸣。园林里还有个玻璃盒子般的咖啡馆,被树木环绕其中。想着是冬季,景色难免有亏欠,权当为下次鸢尾花开或红枫满园之时再次前来找个恰当理由了。
▲庭院里的景观
· WishList ·
几个想去而尚未企及地方及坐标,如果你正打算去东京,可不可以先去替我探探路呀?
British Equipment Trading:3 Chome-15-7 Higashi, Shibuya, Tokyo 150-0011日本
中目黑高架桥下Nakameguro Koukashita:日本〒153-0051 Tōkyō-to, Meguro-ku, 目黒区Kamimeguro, 一 丁目 二丁目 三丁目22
伊东屋Itoya:東京都中央区銀座2-7-15
神保町旧书街:2 Chome-5-1 Kanda Jinbocho, Chiyoda, Tokyo 101-0051日本
东京广告博物馆:日本〒105-0021 Tokyo, 港区Higashishinbashi, 1−8−2 カレッタ汐留
Ginza Six:東京都中央区銀座2-7-15
噗,又是拉拉杂杂一大篇,话唠的毛病看来是改不掉了。关于濑户内海之直岛、丰岛的部分,就下一篇再见啦……